活动集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工之家 - 活动集锦

薪火相传 匠心育人——长郡贵阳高级中学开展2025-2026学年度“双师青蓝工程”结对活动

发布日期:2025/10/17 作者:谢婧月 来源:贵阳市民族中学 浏览次数:1340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师徒同心,共育栋梁。当躬耕教坛的“先行者”执起引领的灯盏,满怀热忱的“传承者”扬起成长的风帆,一场以老带新、守望相传的温暖接力,正悄然开启。它是经验的传承,让教学智慧在交流中生生不息;它是教育情怀的传递,让育人的热忱在陪伴中代代相承。为筑牢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基、推动教育教学经验高效传承、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校于10月16日下午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双师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活动由语文教研组易双秀老师主持。

1.jpg

易双秀老师主持活动


仪式第一项

宣读结对名单 明确工作职责


2.jpg

王景明副校长提工作要求


结对仪式上,王景明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新教师们找到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表示热烈祝贺,向肩负起“传帮带”重任的指导教师们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同时还向结对的师徒提出工作要求。王景明副校长强调,师徒间的交流学习要系统化、常态化。徒弟要主动向师父学习,勤于反思,对照“师父”的教学实践寻找差距。“师父”要定期走进“徒弟”的教学课堂,进行把脉、诊断,给予专业指导。此外,“徒弟”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成果意识,在“师父”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学校以及省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勇于挑战自我,快速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最后,王景明副校长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话,鼓励结对师徒共同努力,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强劲的动力。


仪式第二项

颁发聘书 “青蓝”结对


教学师徒结对


3.jpg

王景明副校长为教学指导教师颁发聘书


4.jpg

徒弟向师父行“拜师礼”


5.jpg

教学师徒合影


德育师徒结对


6.jpg

张周全书记为德育指导教师颁发聘书


7.jpg

徒弟向师父行“拜师礼”


8.jpg

德育师徒合影


仪式第三项

工作协议签订


拜师仪式结束后,结对“师徒”签订了工作协议。一笔一画,皆是新老教师互帮互助、共研共进的开始。

1.jpg


仪式第四项

教师代表发言


李文婷老师代表上一年度接受指导的新教师分享学习感悟。李老师分享了自己在专业成长和班主任工作开展中所取得的进步与收获,向指导自己的两位“师父”:陶江乐老师与何丽娟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李老师认为,“青蓝工程”不仅助力新教师的职业启蒙,更是新加入学校教师快速融入的桥梁。它传承的不仅是教学技能,更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文脉。因此,新教师要主动走进导师的课堂,勤于请教工作中的困惑,勇于分享自己的思考,在导师的引领下快速成长。


9.jpg

李文婷老师发言


曾双双老师代表本年度“徒弟”教师发言。曾双双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新教师,自己非常感谢学校搭建师徒结对的成长平台,让自己有机会向“师父”进行系统学习,补齐短板。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将主动学、踏实做,主动向师父学习,带着自己的思考与困惑去交流;踏踏实实把学到的教育教学方法用到课堂上,把学到的经验融入日常工作中,及时反思、及时改进,尽快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教师,不辜负“师父”的指导与学校的期待。


10.jpg

曾双双老师发言


高三年级组长胡怡老师代表本年度“师父”教师发言。胡怡老师认为:“师父”不是“权威”的标签,而是“陪伴”的承诺,不是“教导”的单向输出,而是“共学”的双向奔赴。自己及所有“师父”将做好“徒弟”们教育教学路上的“铺路石”与“同行者”,一起磨课、互相听课,分享教学经验;此外,自己与所有“师父”也将汲取徒弟们身上的优点,将新鲜视角与传统经验相融合,与徒弟们一起,向更好的教育靠近。师徒结对不是一场“仪式”,而是一份“约定”:一份一起守住教育的初心,把每一堂课上得扎实又生动的约定;一份一起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让学校见证年轻教师的青春痕迹、快速成长,让更多学生在长郡贵阳高级中学遇见更好的自己的约定。


11.jpg

胡怡老师发言


仪式第五项

领导寄语


12.jpg

张周全书记讲话


张周全书记为结对教师送上了情真意切的寄语。张书记回顾了自己初入教坛,以“徒弟”身份跟随“师父”潜心学习的点滴往事,分享了自己从青年教师到教学骨干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感悟,同时结合身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例,生动诠释了教育教学的崇高使命。张书记强调,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优秀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素养,更应具备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深厚的育人智慧以及炽热的教育情怀。师徒结对不仅是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与师徒共进的平台,更是教育精神与责任的传承。张书记殷切寄望青年教师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反思,在传承中追求卓越,为学生发展和学校进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最后,信息科研处主任赵相黔对结对活动后续工作的开展进行了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结对师徒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分工,以确保结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3.jpg

赵相黔主任进行后续工作安排


在教育事业的长河中,前辈教师如璀璨星辰,以智慧之光照亮后辈前行的道路;青年教师则似破土春笋、怀揣理想,为教育注入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双师青蓝工程”不仅是知识与经验的传承,更是责任与教育情怀的延续。它为骨干教师搭建了示范引领的广阔舞台,也为青年教师构筑了拾级而上、淬炼成长的坚实阶梯,助力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教学技艺,在反思中涵养教育初心。我校将持续完善师徒结对机制,通过系统化的专题培训、常态化的教学教研活动、多元化的成果展示,不断激发师徒共进共研的内生动力,培养更多优秀教育教学人才,书写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851 - 83605604 、 0851 - 83605992
邮箱:changjunguiyang@163.com
微信公众平台:贵阳市民族中学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1188号

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

长郡贵阳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黔ICP备16000512号-3 贵公网安备 5203020202864号 中文域名备案号:?黔ICP备160005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