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疫情对话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1月21日左右疫情全面爆发,从那时开始至今,樱花不再漫天飞舞,热干面店铺也关门退市,武汉陷入沉寂。扑面而来的是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是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隔膜、敌视。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湖北人”与“武汉人”成了近期全球人民眼中最危险的接触对象。大多数人都携手并肩、共度难关。但有一种现象使我们大呼惊愕,居然有些人甚至对湖北人群产生敌视心理,对医生、病人萌发仇视想法。通过《非暴力沟通》,我想,“爱”才是改善疫情,开怀心态的良药。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来主导生活。走进NCV(非暴力沟通),结合疫情,我们需要拥有更多的良好行为方式——首先自我肯定,更是对国家与工作者的认可;其次是相互依存,更是接纳、倾听、爱、信心、尊重、支持、信任与理解,给处在这次疫情中的各类人群一丝温暖、和煦的日光。
放眼看去,国外也笼罩着对新冠病毒的可怖乌云,也导致了外国友人对中国人的唾弃,甚至亚裔因疫情在国外生活碰壁与种族歧视。的确,生而为人,难免对于外界事物有其自身的抵抗、排斥行为,但是更应该关心的是加深与人的联系。就应当去倾听他人,以倾听的方式,放下已有的想法和成见,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这也是NVC中的一大目标。书中娓娓讲述:“一旦我们注意到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或发现他们在责备自己,我们也许就需要暂时停下来,并去理解他们说经历的痛苦。”无独有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向世界公开支持中国,并鼓励说:“病毒并不可怕,更为可怕的是污名化。”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选择给他们多一些鼓励;选择给他们多一些爱与理解;选择给他们多一些支持与陪伴。
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在这场无硝烟的战“疫”中,有太多感动与温暖,让人心生敬意、泪光涟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这世上哪有从天而降的救国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护国勇士。使用非暴力沟通时,作者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与关怀。
1月21日左右,由封城到排查,武汉市民开始焦虑、不安、恐惧……如今,举国上下请缨驰援,武汉不孤独。疫情当前,我们需要“搭把手,就过了”的自信,更加需要爱与理解,而它的密码是非暴力沟通;是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是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沟通方式。
在疫情面前我们需要对话,更需要理智对话;在生活面前我们需要沟通,更需要非暴力沟通。用爱点亮未来,用平和心态面对一切、展望明天。沟通是桥梁、纽带,系住每个人的阴霾,架起每个家庭的幸福!
贵阳市民族中学
高二十班黄俊琳
|